深秋的阳光热辣辣地炙烤着万马河谷。走进与缅甸一江之隔的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花椒村小黑箐寨,一栋栋砖木结构的农舍掩映在绿树红花中,宽阔整齐的水泥村庄路途两旁挺立着太阳能路灯,置放着垃圾桶;农人文明大院、民族文明墙、篮球场、健身场等文体活动设备一应俱全。树荫下,老人们聚在一同唠家常,孩子们则嬉戏游玩,脸上都挂着满满的夸姣……
上世纪末,因受地质灾害影响,马鹿塘、小新寨,长新寨等地27户移民搬运搬家,形成了小黑箐,小黑箐共有9户汉族、18户傈僳族。在党和政府惠民方针的扶持下,两个民族异地创业20余年,从之前互不相识的到彼此熟识,再到亲如一家抱团展开,完成了移得来,稳得住、能致富的方针。2018年,全寨乡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88元,从贫穷中出列。
记者来到傈僳族乡民胡保苍家时,正赶上他给一头出世几天的小牛犊喂米汤,胡宝苍兴奋地和记者说,这几年,他家种了3亩甘蔗、2亩牧草,养了8头肉牛,有5头能繁母牛,本年已有3头母牛产崽,还有2头母牛待产,一年挣10多万块钱很轻松。2018年我家就摘去‘贫穷帽’了,眼下全家拧成一股绳,多挣钞票把日子过得更好。谈起日子的改变,年过40的胡保苍慨叹地说:我家过上了好日子一靠党和政府的好方针,二靠寨里汉族大哥苏家红教的致富招,让我家摘去了‘穷帽子’,过上了好日子。
乡民小组长苏家红的牛场里有20多头肉牛,有的在圈里垂头吃料,有的俯首打着饱嗝儿,有的慵懒地晒着太阳,苏家红夫妻俩正在用破坏机破坏全株青贮玉米,制造青贮饲料,为牛储藏冬粮。本年肉牛销售价上涨,每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出栏价2.4万元上下,4月龄牛犊每头出栏价1.2万元左右,本地肉牛出栏价也大幅度添加,养牛是个立杆见影致富快的工业,尤其是买架子牛,短期育肥,几个月出栏,每头牛能赚几千元,除掉本钱,每头牛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。一家富了不算富,全寨人日子好了才是小康。我把把握的养牛技能无偿地教授给同乡,让寨里的汉族和傈僳族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同’,都‘牛’起来,把日子过得更好,和全国人民同步完成小康。
牛人传牛经,苏家红把自家牛场当作开放性教育基地,让乡民的到这儿调查学习,向大众尽心教授肉牛饲养、疫病防治、短期育肥、青贮饲料加工等技能,并牵头建立了小黑箐肉牛饲养微信群,展开中心网友百余人,使用微信渠道彼此学习商讨养牛技能,互通商场信息,一起闯商场。全寨肉牛存栏100余头,2019年,出栏50余头,产量达80万余元。
据了解,为了构建联合安稳调和的民族关系,村两委活跃引导小黑箐乡民展开了四争活动,即:人人都来着手,争做邻里交流的热心人;人人都来贡献,争做邻里友善的志愿者;人人都来举动,争做邻里友善的促进者;人人都来参加,争做文明乡民,一起刻画夸姣友善的边远地方新农村。一起,在乡民中展开了爱国爱党爱家乡、党在我心中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,使大众的道德修养、文明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逐渐的提高,科学、文明、健康的日子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养成,讲文明、树新风蔚成风气。近几年来,小黑箐没再次出现一名吸毒、贩毒人员,基本上没有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。